“……”
杨书记脸色更尴尬了,见宋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,对她说道:“没有这回事,你别听那些人胡说八道!”
宋安听到母亲的话,心中一暖,仿佛有了源源不断的力量充盈身体,看向杨书记说:“支书,您还有什么要问的,现在就问清楚吧。”
“我们赶路回来身体有些疲惫,早点问完也好早些回去休息。”
-
杨书记缓和了语气:“就这事,你们应该不会再出去卖玉米了吧?咱们村的老人思想固执,不太能接受你们卖未成熟的玉米,他们年纪大了,你们谅解一下。”
宋宣脸色难看,刚想开口,宋安生怕弟弟跟书记杠上把人彻底得罪,看了眼窗外的母亲,放缓语气说:“书记,我们也不想惹事,只是不想让家里白白蒙受损失。”
“以后我们会多注意,不会再让大家产生误解了。”
小主,
杨书记听他这么说,也顺着台阶下:“这就好,按理说我不该阻止你们卖未成熟的玉米,只是这些老人闹起来影响不好,只能让你们多担待些。”
“这样吧,你们在完成交售任务和履行合同义务后,私下里卖些嫩玉米没关系,但别再大张旗鼓地让人看见了。”
宋安两兄弟的姊妹嫁去了镇上林书记家,杨书记即使心里不舒坦,也不好计较宋宣方才的言语冒犯,“既然是误会,这事就这么过去了。以后你们家里有啥困难,尽管跟村里说,能帮的我们一定帮。
“嗯。” 宋安松了口气,没想到这么轻松就解决了。
既没挨批评也没受惩罚,结果比他预想的好太多。
-
宋安和宋宣起身告辞,走出了办公室。
宋宣不屑地撇了撇嘴,对宋安说:“大哥,下次别随便认错了,你看他什么态度?”
“明明咱们占理,你主动道歉,他倒好,不仅不退一步,反倒因为咱们态度好,就理所当然地让咱们包容那些思想不开化的老古董,凭什么啊?”
“那些人跟咱们非亲非故,还以为现在的社会跟过去一样混乱,恶劣地举报我们,想让我们受到最严厉的惩罚,这种又蠢又坏的人,根本不配让我们处处忍让。”
宋安耐着性子劝着义愤填膺的小弟,“行了,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咱们还得在村里过日子,真把书记得罪了,对咱们家没有好处。”
“……”可是事事忍让,也不见得能好过!
宋宣叹了口气,觉得大哥实在是太过小心谨慎。
-
章小蕙激动的迎了上来,满脸担忧地问:“小宣,你们没事了吧?”
宋宣笑着应声:“没事了娘,让您担心了。”
“没事就好,没事就好,我们赶紧回家拿鸡毛掸子给你们去去晦气。”
章小蕙说着,揽着小儿子大步往家走。
宋宣:“……” 这确定不是想揍他吗?
那些还在围观的村民见没热闹可看,也渐渐散了去。
大家原以为宋宣会受到惩罚,没想到什么事都没有,心里遗憾不已。
有些老人不满意这个结果,去办公室找书记要个说法,“国江,你就让宋宣他们这么走了?”
杨书记喝了一口茶,听见他的话,问道:“草根叔,那您想怎样?”
杨草根想着自己今天看到他们摊子前那连绵不绝的队伍,眼红得很,说道:“当然是把他们抓起来开批评大会啊,这还用我教你?“
“你知道他的带壳玉米卖多少钱一斤吗?三角!打劫都没他来钱快,这不是黑心资本家的做派是什么?”
-
杨书记眼中闪过一丝惊讶,没想到宋宣能把玉米卖得这么贵。
这真的合理吗?难道宋宣家的玉米有什么特殊之处?
“国江,你说他们是不是很过分?这分明是扰乱市场价格,就该把他们抓起来狠狠教育。”
杨草根见他不说话,摸不准他的心思,便故意撺掇道。
“行了,这事我知道了,你先回去吧,我自有安排。”
杨书记虽然好奇宋宣为何能把自家玉米卖得那么贵,但也不会因为杨草根这几句话就和宋宣起冲突。
见他一脸不快,杨书记便劝道:“草根叔,买卖自由,人家愿意卖,有人愿意买,咱们管不着。”
“而且国家现在鼓励地方搞活经济,咱也不能太死板,时代不一样了,我们得与时俱进抛弃旧思想才行。”
杨草根听完急了,谴责他:“国江,你这是胳膊肘往外拐啊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