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他这样搞,坏了咱们村里的风气,以后大家都学他,这怎么得了?”
-
杨书记放下茶杯,严肃道:“草根叔,宋宣卖玉米是为了给家里减少损失,他没做违法的事,算不上败坏村里风气。”
“要是做生意算败坏风气,那国家支持经济发展,你是不是也认为国家政策和领导们有错?”
“我不是这个意思!国家领导当然没错。”
杨草根哪敢说国家不对,还想继续说宋宣的事。
杨书记摆了摆手,已经不想再听下去了,“行了,这事就这么定了,以后别再提了。”
“你把心思多放在自家屋里、地里,把孩子教好,把庄稼侍弄好。多花点心思在自己的事上,别整天盯着别人的闲事。”
“我没跟人说是你举报的,你自己也收敛些。宋宣现在脾气冲,你可别去招惹他。”
杨草根见他态度坚决,只好气呼呼地走了。
杨书记望着他离去的背影,无奈地摇了摇头,心里想着得找个机会给村民们好好上上课,让大家转变转变观念。
明天再找宋宣了解一下,他是怎么把玉米卖出这么高昂的价格!
-
“阿秋~”
宋宣打了个大大的喷嚏,鼻子一阵发痒,总觉得像是有人在背后念叨自己。
“感冒了?昨晚是不是又踢被子了?”
章小蕙听见小儿子的喷嚏声,抬眼问道。
“没有啊,我怀疑有人在偷偷骂我。”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宋宣说出自己的猜测,除此之外,他实在想不出打喷嚏的缘由。
章小蕙立刻想到那些在背后议论儿子的村民,脸色沉了沉,叮嘱两个儿子:“这些人就是闲得慌,你们别跟他们计较,以后离那些老东西远点,小心被讹上。”
“嗯嗯。”
宋安和宋宣对视一眼,乖乖点头。
-
宋宣想起这事的源头出于旁人的嫉妒,担心家人从别人那里听到他赚了不少,觉得自己有意防着他们,便主动把事情交代了:“娘,我们生意特别好,玉米全卖光了,后来好多人来买都没买到。”
“我以每斤三角钱的价格卖掉玉米,赚了不少钱。这玉米是家里的,我真不用上交钱吗?”
“……”
章小蕙愣了一下,老大他们带出去90 斤玉米,小儿子一个下午就赚了 27 块钱,心中不由得感到震惊。
这钱也太好赚了!
现在城镇单位职工一个月才一百三十多块,他一下午就快赚到三十,实在有些夸张。
章小蕙深吸一口气,努力平复心情,说道:“不用上交,娘说话算数,你卖出去的就是你的。”
“地里那些玉米,你打算拿去卖吗?”
章小蕙以为他主动提这事,是盯上了苞米地的玉米,便问道。
宋宣摇了摇头:“不。我卖玉米的时候好多人看见了,估计今晚就有人连夜收割玉米,明天拉去城里卖。”
“物以稀为贵,东西多了就不值钱了。”
这种情况下,明天再拉玉米去卖,不光费劲,还赚不到什么钱,宋宣懒得浪费时间折腾。
“娘,你要是不介意,让大哥去试试也行。”
宋宣嫌利润太少懒得去做,但大哥能吃苦,试一试也无妨。
昨天那个位置肯定抢不到,但他们的口碑已经打出去了,就算去得晚些,应该也能卖不少,至少比卖干玉米划算。
宋大哥见母亲和小弟都看着自己,紧张得连忙否认:“不,我不行,我做不到。”
“这次我都没出什么力,全是弟弟一个人在那吆喝,能卖出去全是小弟的功劳。”
章小蕙还在琢磨这事,没想到小儿子先撂了担子,大儿子宁愿承认自己无能,也不肯去尝试。
她白了两人一眼,沉声道:“回家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