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春的清晨,微风带着栀子花的香气飘进办公室,林薇薇刚坐下,就看到前台小姑娘抱着一个烫金信封快步走来,眼里满是雀跃:“林经理,这是刚收到的快递,寄件方是‘全国校园经济发展论坛’组委会,看起来好正式!”
林薇薇接过信封,指尖触到厚实的纸张,心里泛起一丝好奇。她拆开信封,里面是一封印着烫金logo的邀请函,开头一行字瞬间抓住了她的目光——“尊敬的林薇薇女士:鉴于您在校园消费领域的卓越实践与创新成果,诚邀您作为特邀嘉宾,出席第七届全国校园经济发展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……”
“全国校园经济发展论坛”她早有耳闻,这是国内校园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行业盛会,每年都会邀请高校学者、知名企业高管、行业专家参会,分享前沿观点和实践经验。此前她一直关注论坛的动态,却从没想过自己会收到参会邀请,更别提作为嘉宾发表演讲。
林薇薇反复读了几遍邀请函,确认没有看错,心跳不禁加快了几分。她拿出手机,第一时间给陆承宇发了条消息,附带邀请函的照片:“我收到全国校园经济发展论坛的邀请了,要去做主题分享!”
没过几秒,陆承宇的电话就打了过来,语气里满是惊喜:“真的吗?太好了!这说明你的工作得到了行业的认可,必须去!”
“可是我有点紧张,”林薇薇坦诚道,“论坛上都是行业前辈和专家,我怕自己讲不好,辜负了组委会的信任。”
“别担心,”陆承宇的声音温和又坚定,“你在校园消费领域做了这么多实事,从‘校园直播电商’到‘创业孵化平台’,每个项目都有实打实的成果和经验,这些都是最有说服力的内容。我相信你,只要把自己的真实经历和思考分享出来,一定能打动听众。”
挂了电话,林薇薇看着邀请函上“演讲主题:校园经济的创新实践与价值挖掘”的字样,心里的不安渐渐被期待取代。她打开电脑,新建了一个名为“论坛分享准备”的文件夹,开始梳理自己在校园消费领域的经历——从最初辞职创业做校园文创产品,到加入林氏集团搭建“校园直播电商”项目,再到推动“校园创业孵化平台”落地,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,也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。
当天下午,林薇薇召集团队核心成员开会,把收到邀请的消息告诉大家,还征求了他们对分享内容的建议。运营组组长李哥第一个发言:“林姐,您一定要讲讲‘校园直播电商’项目从0到1的过程!当初我们怎么调研用户需求、怎么说服高校合作、怎么解决供应链问题,这些实战经验对行业里的人来说肯定很有价值。”
主播组组长苏苏也补充道:“还有‘校园人才孵化计划’!很多企业都头疼校园团队的搭建,您提出的‘应届生培养+项目分红’模式,不仅解决了我们的人手问题,还打造了有凝聚力的团队,这绝对是亮点。”
团队成员的建议让林薇薇的思路越来越清晰。她决定从三个维度构建分享框架:第一部分聚焦“校园市场的用户需求洞察”,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和需求特点;第二部分拆解“校园项目的落地难点与解决策略”,分享项目推进中遇到的高校对接、供应链管理、团队搭建等问题的应对方法;第三部分探讨“校企合作的模式创新”,以林氏与高校、陆氏的合作为例,分析如何实现企业、高校、学生的三方共赢。
确定框架后,林薇薇开始熬夜整理资料。她翻出了三年前创业时的市场调研问卷,里面记录着当时对500名大学生的采访内容,详细标注了他们对文创产品的偏好、消费预算、购买渠道等信息;还找出了“校园直播电商”项目的月度数据报告,从最初单场直播销售额不足10万,到后来突破80万,每一个数据背后都藏着团队的调整和优化——比如发现学生更关注性价比后,及时调整选品策略,增加平价实用的商品;比如针对学生夜间活跃度高的特点,把直播时间从下午调整到晚上8点到10点。